第300章 研究天线罩-《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第(3/3)页

      像是六代机的一些特制的螺丝、部件都是大工程,

      涉及到的资料可以用几百个超大内存的U盘装。

      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恐怖。

      要是有人说能够拿出第六代机的图纸,恐怕只会被内行人笑话。

      这里面涉及的东西,是随便一两张图纸就能搞定的话,

      恐怕第66代战斗机都出世了。

      说道最后,吴院士说道:

      “说到了最后,天线罩的发展趋势主要分成了4种,

      全频段全向隐身天线罩技术、共形天线罩技术、耐高温天线罩技术与甚宽频带天线罩技术。”

      谈到了最后,这项技术需要的数学理论与算法周易也大致知道了一些眉目。

      周易说道:

      “听完诸位教授与将军的汇报,我有所想法,不过能不能达到要求,还不知道,还需要我用心细细揣摩一下。

      但是呢,关于耐高温天线罩技术,这个方面你们可以与化学所的张天德院士合作一下。”

      众人不解的看着周易,周易说道:

      “当初做沥青路的时候,不是有一种新的化合物吗?

      那种化合物的结构或许可以尝试着加入到天线罩技术之中。”

      周易对于材料学还是很有见地的,当初研究新型沥青的时候,

      就是数学与材料学的结合。

      “好的周教授。”

      众人说道。

      周易也说道:

      “我也会研究这块,毕竟这块我熟悉,也十分重要。”

      “好。”

      周易补充道:

      “你们可以跟张院士一起研究了之后,把一些结果告诉我,我们可以沿着不同的路径研究,然后相互探讨。”

      吴院士想了想,这么做确实可行,至少两个思路是可行的,到底哪个先哪个后,

      就得看实验结果与水平了。

      吴院士说道:

      “好,我们照做,不过渝高院还真是卧虎藏龙,我本以为化学所是最弱的研究所,没想到也隐藏着一尊大神。”

      周易笑了笑,张院士确实有些被小看了,

      “那你们去聊,今天就这样吧。”

      “嗯。”

      接下来半个月,周易与吴院士、张院士等人都在研究新型的耐高温天线罩材料。

      目前周易研究的重点是石英陶瓷、氮化物陶瓷和磷酸盐材料。

      石英陶瓷空隙率高、力学性能较差,适用于飞行速度为3Mach~5Mach的天线罩。

      石英纤维织物增强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能改善石英陶瓷的性能,

      可用于飞行速度达6Mach以上的天线罩。

      不过周易觉得这里需要重点研究石英纤维织物的三维编制、石英纤维织物增强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耐高温封孔涂层等技术。

      与当初的沥青路化合物相比,周易感觉总是差了一些味道。

      但是周易也说不出来差在了哪里。

      只能等吴院士他们那边的结果。

      半个月周易猜测吴院士与张院士应该还没什么准确的结果。

      周易趁着这个时间间隙,抓紧时间看一看NS方程。

      NS方程对于流形的描述不可谓不重要。

      无论是在第六代战机还是可控核聚变之上,周易感觉或多或少都会用上一些。

      也许并不是很大,但是用完美的数学结构去描述他们,得出的结果也会更为完美。

      更何况明年就是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且在渝高院展开,

      周易觉得要是不拿出一些震撼性的成果出来,是没办法力压群雄的。

      到时候是奠定渝高院超级数学圣地的时候,

      没理由放弃这个机会。

      而且这个机会还是丘成桐给周易争取来的,不好好运作一番,十分对不起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关于NS方程的各项研究,在数学界其实很多,并且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只是距离彻底解决还是差了那么多味道。

      就算是以周易现在的水平,想要在短时间解决NS方程也是不现实的问题。

      至少要花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才有可能。

      就在周易忙中偷闲的时候,吴院士与张院士好像有了一些想法,

      已经带着几个关键性的人物来到了周易的办公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