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多久,就到了实验室。 可控核聚变需要的各项设备都已经运送到了这里,并且与CEPC已经有了联系, 现在周易等人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完善理论,节约成本。 争取所有的实验都能够一次性成功。藌 现在用的托卡马克都是超导托卡马克。 所有托卡马克的终极目标是将氛氟聚变原料加热到点火点或更高的温度,并加以控制地持续尽可能长的反应时间,以追求连续的聚变能量输出。 即使采用导电性良好的铜作为导体绕制线圈,由于电流巨大线圈不可避免地存在发热问题,从而限制了磁约束核聚变的长时间稳态运行。 而超导体具有零电阻效应,且承载电流密度更高有利于建造更加紧凑、更高场强的聚变装置, 能够有效改善长脉冲稳态运行,所以必须采用超导托卡马克。 不过超导托卡马克也不是全能的, 因为无法开展以阿尔法(α)粒子加热为主的燃烧等离子体实验。藌 所以,在聚变走向商用化之前,发展一个能够兼顾燃烧等离子体和长脉冲氘氚等离子体运行的聚变堆是必要的。 而CEPC可能会充当这个角色。 一旁的冯院士介绍说道: “EAST实验系统由装置主机和辅助系统组成,中间是一个高11m、直径8m的圆柱形主机, 主机部分由一个直径约5m的环形内真空室、超导磁体、内外冷屏和杜瓦组成, 主机周围则布满了各辅助加热、真空抽气、低温分配、物理诊断等系统。 而EAST超导磁体系统包括:16个D形纵场超导磁体、6个中心螺管超导磁体和8个极向场超导磁体,超导磁体系统的储能超过300MJ。藌 并且与CEPC联通,某些实验可以用CEPC代替或许更为精确。” CEPC修了三千亿了,后续还要加钱,周易当然知道CEPC的精确性。 但是这个几十亿的超导EAST可以先进行实验了。 周易看着眼前巨大的装置说道: “我记得我们国家在可控核聚变的战略目标是已经达到了二期,Q=5,3000s,350MW,稳态长脉冲燃烧等离子体的目标吧? 这是2025年需要达到了的目标,这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 冯院士说道:藌 “没错。” 周易说道: “可以加快进度了,这里已经疏通电网系统,供能是绝对足够的,何况还有三X发电的电力保证,不会有问题的, 下下一个目标就研究高热负荷材料试验。” 冯开眀院士说道: “这个方向水木大学与我们物理所研究得很多,到时候我让李院士等人跟周教授您商谈。” 周易说道:藌 “好。” 冯院士简单的说了一下关于材料方面的问题: “商业可控聚变堆第一壁的工作的温度在1000℃以上,而等离子体破灭的一瞬间更是能达2000~3000℃, 钢材、铜材这样的低熔点材料直接就淘汰掉了。 其次,第一壁的任务是把热能导出去,熔点高但导热性不行的陶瓷材料基本上也被淘汰。 目前比较有希望的候选材料金属钨的熔点为3400℃。 但钨还存在塑性较差的缺点,在离子体破灭的热冲击下,热应力往往会使得材料表面开裂。藌 我想我们的目标就是往这个方向研究,新型材料研制出来,我们后续的工作就可以稳步进行。” 周易说道: “这个方向就由我与李院士一起做,尽快在今年之内做出来,然后明年就实验。” 冯院士带着一丝迷惘道: “明年能行吗?” 周易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 “试一试,挑战一下我们的极限。”藌 冯院士听到这里燃起了斗志,重声道: “没错,挑战一下极限,拖拖拉拉不能成大事,时时刻刻都要兴致盎然的与世界交手。” 离开实验室之后,冯开眀院士很快就联系了水木大学与西南H物理所这个方向的人才。 未来的一年多,他们可能就要与周易一起攻克这个问题。 而周易在等待他们来的这段时间,也打开了他们之前的一些内部论文开始阅读。 论文很多,周易也只能先看一看他们的综述性论文,如果综述性论文的方向没问题, 后面的论文才能有可读性。藌 如果综述性论文得不到周易的认可,那么后续的论文也没有可读性了。 第(3/3)页